2022.07.06
湖北宜昌再次迎來惠民喜事!
近日,宜昌公交猇亭停保場正式啟用,30輛應用盤轂動力輪邊驅動的“地鐵巴士”交付使用,助力“屈原故里”宜昌市推進當地生態文明建設,打造無障礙安全出行環境。
宜昌,地處中國中部、湖北西南部、長江上游和中游的分界處,素有“三峽門戶”“川鄂咽喉”之稱,又被譽為“世界水電之都”。作為交通要道和湖北省副中心城市,宜昌一直十分重視環境保護和綠色交通發展,并成為了湖北省目前唯一的國家環境保護模范城市。
此次“地鐵巴士”將城市公交客車的便利性與地鐵列車平整的地板相融合,為宜昌市打造安全、便捷、舒適的適老化城市公交提供了全新的解決方案。
宜昌公交集團黨委副書記、工會主席彭芳表示,這批采用大通道設計、全低地板入口、輪邊驅動技術,滿載硬核科技的“地鐵巴士”的投入,必將提升猇亭區文明形象,提高線路運能和乘坐舒適感。
作為行業領先的科技產品,此次交付的11米“地鐵巴士”通過全新設計,應用諸多領先技術,可全面提升乘客的出行體驗。
全平低地板
車內全平地板結構帶來本質安全,減少車輛急加速急減速造成的磕碰劃傷,無尾部“后山”結構,避免車輛后部區域老年乘客高處跌落造成惡性事故的風險。據數據統計,“地鐵巴士”較傳統車型車內客傷事故率降低70%左右。
大通道
根據《低地板及低入口城市客車結構要求》(GB19260-2016)的要求,低地板及低入口城市客車后輪罩間通道寬度應大于等于500毫米,目前國內采用低地板門式驅動橋車輛的后輪罩通道寬度普遍為550毫米左右,而盤轂動力“地鐵巴士”方案的通道寬度可輕松達到850毫米。大通道的結構設計對于老年人尤其是腿腳不便的人群更容易通行。
后開門
乘客后下客門布置在后輪后方,許多老年乘客在下車時會扶車門,傳統車型后下客門都開在后輪前方,若不慎摔倒很容易發生惡性碾壓事故,后開門的設計則可避免此類事故的發生。
目前,在宜昌市的領導下,猇亭區發展成了擁有20條公交線路、多層次公交線網布局、總里程達212公里、實現區域公交全覆蓋的縣市區。而此次猇亭停保場的啟用和“地鐵巴士”的引入,無疑將再次提升當地的綠色公共交通發展水平。
此次交付的“地鐵巴士”也將在完善的配套保障下,進一步提升宜昌市的公交乘坐舒適度和運行效率,助力宜昌“國家公交都市示范城市”創建,為宜昌綠色公共交通發展貢獻“盤轂力量”!